當前位置:美味站>各地美食>飲食常識>

黃芪的功用

飲食常識 閱讀(1.45W)

文章介紹了黃芪的功用,可以使我們對於黃芪有了更深入的瞭解,黃芪的簡介文章也是做了比較好的介紹的,主治功能,可以怎麼吃,都是不錯的介紹喲,喜歡吃黃芪的看看黃芪的這些功效對於人體的好處,非常不錯的一篇文章呢。

黃芪的功用

黃芪的功用

一、黃芪簡介

又稱北芪或北蓍,亦作黃耆或黃蓍,常用中藥之一,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。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、山西、黑龍江等地。春秋兩季採挖,除去鬚根及根頭,晒乾,切片,生用或蜜炙用。黃芪可分為:內蒙黃芪、膜莢黃芪、綿黃芪、多序巖黃芪(又名“紅芪”)、日本黃芪(又名“和黃芪”)。

二、功效

功效:益氣固表、斂汗固脫、託瘡生肌、利水消腫之功效。用於治療氣虛乏力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癰疽難潰,久潰不斂,血虛萎黃,內熱消渴,慢性腎炎,蛋白尿,糖尿病等。炙黃芪益氣補中,生用固表託瘡。

三、主治

黨蔘、黃芪伍用,出自《脾胃論》補中益氣湯。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所引起的身熱有汗、口乾口渴、喜用熱飲、頭痛惡寒、少氣懶言、飲食無味、四肢乏力、舌嫩色淡、脈虛大,或中氣不足、清陽下陷所引起的脫肛、子宮脫垂、久痢、久瘧等症。

四、常用食法

1、黨蔘黃芪燉雞湯

基本材料 母雞(柴雞或綠鳥雞)1只,黨蔘50克,黃芪50克,紅棗10克。

1.將母雞下沸水鍋中焯去血水、洗淨;將紅棗洗淨、去核;將黨蔘、黃芪用清水洗淨、切段。

2.將雞放入燉盅內,加適量水,放入黨參,黃芪、紅棗、料酒、精鹽、味精、薑片,放入籠內蒸至雞肉熟爛入味,取出即成。

功效:有健脾胃、補氣益血、提高人體免疫力、強壯身體、延年益壽等作用。

五、黃芪的禁忌

黃芪是中藥,並非適合所有的人服用。腎病屬陰虛,溼熱、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,應禁用。因為黃芪性味甘、微溫,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,易傷陰動血;而溼熱、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,使病情加重。如果必須服用黃芪,一定要配伍運用。 陰虛的表現:有手足心熱、口咽乾燥、腰痠腰痛、潮熱盜汗、失眠多夢、舌質紅無苔、脈細數等。溼熱的表現:有口苦、口乾、舌苔黃膩等。熱毒熾盛的表現:有各種化膿性感染,如痤瘡感染、咽部感染、腹膜炎等,表現為滿面通紅、咽紅、咽乾、咽痛、口苦口乾、脣舌紅絳、舌苔黃燥、脈滑數等。 陰虛患者使用黃芪,必須配伍養陰藥使用,如生地、熟地、玄蔘、麥冬、天冬、玉竹等。溼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溼熱藥,如黃連、茵陳、黃芩等。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,如黃連、梔子、大黃、敗醬草等。

我們瞭解了黃芪的功用以後,會發現,原來黃芪對於我們的身體好處如此之多,那麼,愛吃黃芪的人們是不是可以大量吃了呢,大家要注意,任何一款對於身體比較好的美食,都是不能長期大量吃的,因為多吃的話容易導致副作用的產生喲。